首页

中国女王网址

时间:2025-05-28 17:43:25 作者:中国社科院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浏览量:87280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孙自法)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活动并致辞。高翔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发布的首批重大研究成果,每项都得益于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都凝结着研究人员孜孜以求、锐意创新的智慧和心血,来之殊为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供图

  本次发布会发布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共7项。其中,“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出土王冠保护修复成果”首次完整复原吐蕃时期复杂造型王冠及冕旒文物实体,见证了高原丝路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辉煌。“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唐代陶质龙首建筑构件制作工艺及保护修复成果”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三维激光扫描、虚拟拼接等技术,为龙文化形象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实证了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

  此外,《从聚合到融合: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人群互动》论文成果运用多学科方法实证该地区东周时期的人群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考古出土葡萄属种子遗存初探——兼论本土葡萄属植物的栽培可能》论文成果论证植物考古发现中国本土葡萄属植物资源数千年持续利用,没有因西方欧亚种葡萄传入而被取代,二者长期共存。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我国先民可能对其管理甚至栽种。《中国早期泡碱玻璃的源头与传播路径:来自新疆早期铁器时代(1000-202BC)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新证据》论文成果通过对“蜻蜓眼式”玻璃珠开展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勾勒出一条比“丝绸之路”早近四百年的交流通道,证实新疆是地中海玻璃东传的关键节点。《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合金技术和矿料来源的再思考》论文成果证实了二里头先民已掌握较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具备对金属资源的控制和生产组织能力。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科研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承办。(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商务部:超六成“外资24条”政策举措已落实或取得积极进展

当地时间22日,莫斯科发生的这起恐怖袭击造成数百人死伤,震惊世界。随着时间推移,关于嫌疑人身份、袭击如何发生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仍有诸多疑问待解。

泰国公布素可泰号护卫舰沉没事件调查结论

在吉林市的小学校园里,冰球运动正从娃娃抓起,七八岁的小学生自愿参加训练。去年吉林市冬季举行的校际联赛,现在仍是师生们谈论的话题。记者了解到,随着冰雪期即将到来,部分学校已经进行恢复性训练。(完)

第二十五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成功举行

参会单位天津环球磁卡集团有限公司表示:“目前我们企业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拓宽产业链,并且研究新的领域。今天很荣幸能参加直播带岗活动,现场收取简历六十余份,我们渴望招纳更多人才来天津工作发展。”

2024中国网球巡回赛CTA200无锡开幕

30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把林芝市当作广东省的一个特殊市纳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力助推林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粤藏两省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省历届援藏工作队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义无反顾奔赴高原,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把林芝当故乡、视林芝人民为亲人,紧紧围绕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以推进林芝发展为己任,演绎出一曲“辞别南海之滨,奔赴雪山之巅”的粤林山海情。

山东航空济南至新加坡航线全新起航

据介绍,青铜峡市聚焦铝基新材料、现代化工、清洁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结构改造、技术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近三年累计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33个,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9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2%以上。(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